展中说“画”丨居廉《花卉四屏》品读

展中说“画”丨居廉《花卉四屏》品读

清 居廉《花卉四屏》

中山市博物馆藏

居廉(1828—1904),字士刚,号古泉、隔山樵子、罗湖散人,广东番禺县隔山乡(今属广州市海珠区)人,清末广东著名画家,岭南画派奠基人之一,和其同祖堂兄居巢并称“二居”。他善画花鸟、草虫及人物,尤以写生见长,在继承和发展恽寿平没骨画法基础上,广泛运用花卉撞水和撞粉技法,完善、升华了“居派”艺术。

居廉《花卉四屏》作为本次展览“墨润香山——馆藏书画精品展”较为亮眼的展品,就充分展示了撞水撞粉技法的独特魅力,自然也受到众多书画爱好者的青睐。所谓“撞水撞粉”技法,查律在《中国花鸟画通鉴·写生正宗》中写道:“‘撞水’‘撞粉’作为一种技法,是指绘画中一种颜色的笔触尚未干时,以湿笔补入水分或者其他颜色(包括白粉)的方法,前后笔触中的水色相碰,互相渗透、流散,干后便呈现较多的色彩变化,其效果为用笔写绘所无。”居廉《花卉四屏》分别描绘蔷薇、木芙蓉、紫藤及牡丹四种花卉倚石而生的情态,花的清香引来大量的蜂蝶共舞,连天牛也不甘寂寞,赶来一睹紫藤烂漫的风采。四屏皆能独立成幅,多采用对角式构图,主次分明,虚实相间见空灵,设色华妍见润泽。花卉与动物的情态被刻画得栩栩如生,这完全得益于居廉过硬的写生本领。高剑父称居廉“眼之所到,笔便能到,无物不写,无奇不写,前人不敢移入画面的东西,师尽能之”。注重对景物的写生,也成为岭南画派延续至今的一大特色。细看其对花、叶子和枝干的赋彩及技法的运用,花用撞粉法,枝叶则用撞水法。高剑父描述居巢、居廉写叶:“则以水注入色中,从向阳方面注入,使聚于阴的方面。如此则注水的地方,淡而白,就可成为那叶的光线,且利用光线外不匀的水渍,干后或深或浅,正所以见叶面的凹凸也。不需刻意渲染,而一叶中的光阴凹凸毕现。”这些描述充分反映出“居派”艺术的风格面貌。

居廉《花卉四屏》局部

居廉《花卉四屏》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