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分析:为什么我不看好《明末:虚渊之羽》?

理性分析:为什么我不看好《明末:虚渊之羽》?

《明末:虚渊之羽》女主角 无常

前段日子,《明末:虚渊之羽》的最新实机宣传片火了,刚被《黑神话:悟空》的成功激励起来的国内玩家都表示出对这部作品的期待。虽然这部作品自最开始宣传就争议很大,但是从这部最新的宣传片看,有了很大的进步,甚至有人说明末可以和影之刃零竞争全村第二个大学生了。可我觉得这部作品还不能和影之刃零比,因为这部作品存在很多隐患,目前来看并不稳,详细原因我下面一个个讲。

幻想作品历史描写的“度”要如何把控?

首当其冲,就是对于幻想作品的“度”的把控问题。冯骥在央视的面对面访谈中说的其实很好,凡是都要有个“度”,如果把握不好,就有可能招致反噬。

作为一部幻想作品,《黑神话》所选题的《西游记》本就是基于唐朝的架空世界观进行的再创作。里面也会出场一些历史人物,像唐太宗、玄奘法师都是历史中出现过的人物。而二次创作过程中难免会写出不符合历史实际的人物形象的内容。《西游记》作为小说创作年代很早,也几度因为社会变迁而被改写,流传至今,《西游记》各类版本五花八门,已经距最初的百回本相去甚远了。

而《明末:虚渊之羽》作为基于明末清初历史背景创作的幻想作品,借了“明末”这个历史节点,就不可避免的要出现对应的历史重要人物、事件,目前已经有开发者明确提及的就有大西王张献忠、崇祯皇帝。而且最终成品出现的历史人物事件很可能远不止这些。历史人物的引入天然能唤起我们的文化认同、引起我们关注,但是描写历史人物却是一个很大的包袱,仅仅是因为有噱头而去使用历史角色,带来的风险是很大。

我国对意识形态的保护一向很谨慎,而意识形态斗争中最为红线的就是历史虚无主义。伟人曾经这么说历史虚无主义:“虚无主义在历史问题上的一种表现,认为‘历史’是虚构的概念,蔑视民族历史”;针对文化上历史虚无这一问题曾严肃整顿过游戏市场,比如人尽皆知手游大作《命运冠位指定》Fate/GO,因为涉及到对历史人物娘化魔改,被强制改名玄奘为西行者。

手机游戏FGO中玄奘被改名为“西行者”

所以内容触及我国历史就好像在红线上跳舞,这件事做的不好就会有政策和舆论两面上的双重风险。而张献忠在历史上留下的足迹也非常复杂,一方面,他是反抗压迫义军领袖;另一方面,他也犯下了血腥罪行。乃至学界对其的评价非常两极分化,其是非功过、历史褒贬经历了几多变化,呈现了‘过山车’似的起伏涨落。开发者真的能够写好这个角色吗?

电子游戏作为目前最先进的媒体形式,如果出现张献忠,一定会改变现代社会对这个历史人物的认知。举个例子:我们对二郎神的认知因为《黑神话:悟空》有不小的改变。开发者如果随意解释张献忠,甚至改动历史上的事件,就很成为“岁月史书”,被人打上耻辱柱。有没有这个笔力能写好这么一个评价两极分化的历史人物,我在这里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而如果因为对笔力不够自行,全盘避免去描述历史宏观故事、完全避免出现这些提及过的历史人物,只在很小的格局内描写虚构角色的故事,又会陷入格局不足,作品缺乏内涵的困境。如果这样,那要“明末”这个标题有何用?何不直接叫《巴蜀羽人秘闻》?

无论作何抉择,都无法尽善尽美。这将给这家年轻的公司带来很严峻的考验。

无有因,强制女角何故?

由于包含DEI正确要素的游戏与日俱增。现在我已经对使用游戏女性主角的游戏感到PTSD了。况且最近又冒出来一款《无名九使:觉醒》,再度加剧了我的不信任。以前的老游戏比如《古墓丽影》的劳拉,我们都没啥问题。而最近,强制女主角的游戏越来越多了。

目前大部分游戏会给你性别选择的自由,可以完全自定义角色。知名大厂作品比如《刺客信条》系列,为了符合平权要求,也从强制男主角改成了男女角色自选or一起出现。时至今日,男女自选已经成了游戏主角性别问题一个泛用解。这不会招致仇恨,开发成本也不会太高。

强制选用女主角的设计不免令我怀疑开发者的目的:是因为公司领导有女性强烈要求女性主角?还是因为基于DEI的需要为了拉投资去做这个?或者说这是剧本大纲有需要才做只有女主角?

若是为了迎合欧美的政治正确需要才这么做,就算你是国产游戏,广大玩家也是不待见的。

草台班子造航母

承担这部作品开发的灵泽科技,还是一家新生的工作室,其团队规模和游戏科学相比只少不多。灵泽科技的CEO姜敏,在这之前默默无闻,我未能查到他在成立这家公司之前还做过那些作品,以及这个公司的核心制作组成员是那些。这与开创了游戏科学的冯骥和开创了灵游坊的梁其伟有很大的差距。

更早的一款作品《A.D. 2047》

灵泽科技的上一款作品是一款基于VR运行的赛博朋克题材游戏《A.D. 2047》。关于这款游戏,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很早以前的新闻:

看来当初开公司是为了跟风VR行业…

然而由于VR行业的泡沫破裂,这款游戏最终甚至没有回本,可以说,《A.D. 2047》各方面都很惨淡、血本无归。而放弃VR转头开始开发3A单机游戏,或许只是这家公司的救命稻草:VR游戏的技术沉淀相当一部分可以在3A游戏开发复用上。

知乎相关问题,网友的评价很不留情面

而根据网上的爆料,由于各种原因,团队流动性很大。之前灵泽科技网络招工PPT也是大量招聘实习岗位,被人指出是压榨大学生以降低成本。甚至脉脉显示的团队人数要小于项目创建早期,这侧面证实了网络上的流言。至少,在开发资金层面来讲,这家公司可以说是捉襟见肘。

而眼下这款游戏已经宣布了2025年就要正式推出,说明开发过程已经要到最终阶段了。到这个阶段后,几乎无法对框架内已有内容进行改动了,就算暴露出了什么严重的问题,很可能也难以修正。

流动性大的团队会给这个游戏的内容质量留下严重的祸患。一般来说,离职就是和公司不对付,有过节。大部分离职跑路的人都不会好好做交接,随便敷衍一下就走了。留下的一堆暗病谁知道呢?都是需要后来人去消受的,自然还有很多留下的暗病可能到今天都还没发现解决。

饮鸩止渴,加入XGP

最后,也是最要命的,他加入了XGP。关于XGP,大家应该都有了解:玩家只需持续支付相对于一部游戏全款价格来说很少的月供,就能无限畅玩所有XGP库中的所有游戏。

尽管微软并没有公开XGP与开发商的具体合作模式,但Xbox负责人菲尔·斯宾塞在2020年的一次采访中曾经说过,他们会为中小开发商提前支付部分甚至全部费用,以支持他们把游戏首发加入XGP。

所以说,XGP就是一个大锅饭,进了这口锅,就别想起飞了。能确认自己优秀的工作室是绝不可能加入XGP的(除了第一方工作室强制加入),缺经费也有性价比更高的来源。而首发加入XGP基本上会断绝掉自己在销量取得成绩的可能性。

而首发加入XGP还能说明的一个问题是:灵泽科技兜里已经没有余钱了,需要一些手段提前回笼经费,而在Steam开启抢先体验销售和加入XGP这两个选择中,他们选择了后者。这也算是资金问题的最后一个集中爆发——开发者自己都认为自己开抢先体验绝不会比加入XGP获得更多资金。

如果他们自己都不能相信自己,那让我如何相信他会开发出一部好的作品呢?

首发加入XGP

总结

灵泽科技的现况也许是大部分视图开发单机游戏的国内小团队的一个缩影,不少团队条件甚至会比灵泽更差。但还在还在5年前,我们的游戏市场还是被P2W游戏垄断,到现在,也是被氪金手游所垄断的。有愿意入局制作单机游戏的公司,就已经是万幸了。所以就个人来说,不希望这家公司失败。

灵泽科技的条件完全比不上游戏科学,游戏的选材立意、研发成本、开发经验、团队凝聚力等多方面都难以企及。因此最终成果哪怕能有0.3个黑神话都能算是成功的了,完全不能期待更高。甚于他们的产品能否叫做3A游戏都还有待商榷,很可能是连2A标准都达不到。

《黑神话》级别的成绩,对这家尚属“小作坊”的公司来说根本想都不敢想。在这种层层DEBUFF加身的情况下,我觉得能卖出100万套都已经相当不错了,可以开香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