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是什么意思

梗阻是什么意思

梗阻意味着管腔的通畅性遭到破坏,影响了管腔正常的生理功能。以消化道为例,正常情况下食物经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最后形成粪便排出体外,若在这个过程中某一段消化道出现梗阻,食物及消化液就无法顺利通过,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机械性梗阻是常见的梗阻类型,在消化道,如肠道肿瘤,随着肿瘤体积增大,会占据肠腔空间,导致肠腔狭窄甚至堵塞。肠道内的异物,像误吞的骨头、结石等,也能直接堵塞肠腔。肠粘连也是导致机械性肠梗阻的常见原因,腹部手术、炎症等可使肠管之间或肠管与腹膜等组织发生粘连,形成粘连束带压迫肠管,引起梗阻。在泌尿系统,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可阻塞尿路,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动力性梗阻并非由于管腔的机械性堵塞,而是由于神经反射或毒素刺激,引起管腔壁肌肉运动功能失调,导致内容物不能正常通过。例如腹部大手术后,由于麻醉药物的影响、手术创伤刺激等,可使肠道蠕动功能减弱或消失,出现麻痹性肠梗阻。肠道的炎症、感染等导致的毒素刺激,也可能引起肠壁肌肉痉挛,出现痉挛性肠梗阻。血运性梗阻主要因管腔器官的血管发生病变,导致管腔组织血液供应障碍,进而引起管腔功能异常和梗阻。如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会使相应肠段的血液供应中断,肠管失去营养支持,出现缺血、坏死,影响肠道正常蠕动和内容物通过。在心血管系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可阻塞冠状动脉,导致心肌梗死,这也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血管性梗阻。

梗阻的注意事项

1、饮食注意:对于消化道梗阻患者,在未明确诊断或梗阻未解除前,应禁食禁水。若为不完全性梗阻,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清淡、易消化流食或半流食,避免食用产气多、不易消化食物,如豆类、油炸食品等。对于其他类型梗阻患者,饮食上也要遵循医生建议,如泌尿道梗阻患者应增加水分摄入,促进尿液排出。

2、休息与活动:根据梗阻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如呼吸道梗阻患者应保持安静,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呼吸困难。血管梗阻患者若肢体出现缺血症状,应尽量减少患肢活动,防止加重组织损伤。一般在病情稳定后,可适当进行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身体恢复,但要避免过度劳累。